電話:0519-88671600
傳真:0519-88672081
郵箱:funke@funke.cn
地址:江蘇省常州市武進高新技術開發區龍瑞路9號
Copyright 2018 ? 風凱換熱器制造(常州)有限公司 蘇ICP備2022004517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常州
新聞資訊 · NEWS
超1/3央企入局,氫能產業格局要變?
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上半年央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超過1/3的央企已經在進行包括制氫、儲氫、加氫、用氫等環節的全產業鏈布局,取得了一批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成果。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氫能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目前市場占有率靠前的民營企業經過對技術與產品的持續攻關,為氫能產業積累了一定的規模與市場體量,能源央企的入駐,將怎樣改變氫能產業格局?
(文丨中國能源報記者 仲蕊)
凸顯氫能重要性
“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是自下而上的,民營企業率先進入,之后大型央企紛紛跟進,同時地方政府給予大力支持,形成一定產業基礎,并顯現出較好的發展前景后,最終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從而制定頂層規劃?!敝袊鴩H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研究員景春梅表示,如今能源央企的加入意味著“氫能產業的發展趨勢及前景被看好,其重要性得到肯定?!?/span>
中信證券的報告顯示,目前,氫能在各領域的新興應用正經歷“從0到1”的突破期,布局參與氫能板塊的央企和上市公司正快速增多。
“中國氫能產業正迎來重要機遇期。氫能作為清潔無碳的二次能源,既可以推動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深度脫碳,又能促進國家經濟綠色低碳增長?!本按好氛J為,氫能具有零碳排放、清潔無污染的優勢,被寄予厚望。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我國工業、建筑和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分別為65%、20%和10%,工業作為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減碳壓力巨大。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若以交通領域作為我國氫能發展的突破口,利用氫能實現工業領域深度脫碳,將對我國的減碳目標作出巨大貢獻。
另外,隨著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與環保政策的日趨嚴厲,國內的鋼鐵企業中,目前已有寶武集團、河鋼集團、酒鋼集團開始探索氫能煉鋼,并逐步建成示范試點,氫氣、一氧化碳混合氣制鐵、純氫作為還原劑來煉鐵等技術正逐漸被解鎖,氫冶金技術已成為鋼鐵產業實現低碳綠色化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之一。
激發產業發展活力
中信證券認為,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 ,氫能地位逐步提升,能源央企的產業參與比例亦隨之提升。在氫能政策漸趨明朗以及各央企積極布局下,氫能產業格局或迎來新的變化,產業節奏有望提速。
國家電投在氫能產業同時進行了可再生能源制氫和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的布局;中國石化利用自身的加油加氣站網絡,大力布局加氫站,“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將加快發展以氫能為核心的新能源業務,擬規劃布局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此外,今年5月,中國石油正式成立氫能研究所,將圍繞中國石油氫氣制取儲運及高效利用、燃料電池及儲能技術等氫能產業相關技術研究,未來,中國石油還將在全國范圍投運50座加氫站。
“能源央企在布局氫能時,將結合自身原有的產業基礎、主營業務重構產業鏈,建立新的綠色低碳發展優勢。同時,央企體量很大、資金技術優勢顯著,因此央企的進駐將對氫能產業發展產生強有力的帶動作用,加速對核心技術的突破、應用場景的拓寬以及綠氫的規?;迫??!本按好繁硎?。
值得關注的是,央企的進入可能會造成產業競爭加劇,屆時民營企業的原有優勢能否保持,同質化競爭如何破解等問題將會浮現。景春梅認為,這也是正常的市場競爭,保持產業的優勝劣汰,長遠來看,將有利于氫能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對此,相關氫燃料電池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作為氫能企業,對于技術研發和降本增效的持續攻關是氫能民營企業的立身之本,目前,氫燃料電池電堆的成本下降已成趨勢,無論是能源央企涌入賽道,還是一些關鍵技術上與國外仍有差距,氫能民營企業都將不懼競爭。
仍需解決三大問題
在央企帶動產業發展的同時,景春梅指出,對于氫能產業自身而言,仍有三大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關鍵材料,還未完全實現國產化、自主化,影響氫能產業的做強做大,以及商業化發展。
在氫源方面,此前由于可再生能源成本高企,業內煤制氫等化石能源制氫是否還有大規模利用的必要,有不少爭論。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后,產業關于氫源的爭論逐步得到統一,在CCUS技術尚未大規模普及時,化石能源制氫方式不被鼓勵,產業必須堅持綠氫發展方向。
目前,依托豐富的風光水資源,我國四川、“三北”地區的可再生能源制氫有較大經濟性,且成本有望不斷下降,但受市場分布和氫能儲運制約,這些地區生產的氫面臨消納外送兩頭難的局面。
“現階段,氫的儲運方式以長管拖車為主,其余包括低溫液氫和管道輸送。長管拖車儲運高壓氫的經濟半徑只有150-200公里,遠程運輸將極大增加成本。對液氫而言,其技術應用尚處于突破階段??梢越鉀Q氫遠距離、跨省市運輸的管道輸氫,即便在國際范圍內也只有小規模試點,國內仍在初期試點階段?!本按好繁硎?,管道輸送氫氣將使氫能突破地域限制,在全國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形成全國性大市場。
中信證券表示,運氫儲氫環節主要依賴于高壓儲氫瓶的普及和壓縮成本的下降,一方面需要技術升級繼續提升功率密度,另一方面需要產量大規模增長后的規模效應,攤薄單位成本。未來在政策推動、央企加入、關鍵材料國產化以及技術迭代的推動下,氫能產業鏈降本和市場規模擴大有望形成正向循環,產業化可期。